【世界光谷·追光者】华科大教授携领先技术下场创业,量产“下一代”太阳能电池,年底将日产万片

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每提高1%,度电成本可下降10-15%。经过多年努力,目前,我们已将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至27.5%。”

日前,在武汉留学生创业园,武汉九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九曜光电”)创始人、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陈炜介绍。他手里拿着一块看似普通的导电玻璃,经涂抹钙钛矿溶液和多道工序干燥处理后,它便可进化成为一块太阳能电池。

陈炜展示最新生产的钙钛矿光伏玻璃

陈炜介绍,太阳能电池分为晶硅电池与薄膜电池,其中钙钛矿电池是薄膜电池领域内的佼佼者,也被誉为“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”。

相较于占据主流市场的晶硅电池,钙钛矿电池理论效率更高,制备温度低、生产流程简单,量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,并且在弱光环境下钙钛矿电池的性能尤为出色,叠加柔性和轻量化优势,市场前景广阔。

目前,陈炜团队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已逼近晶硅电池27.8%的世界纪录,具备了挑战晶硅电池主体地位的可能性,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。


十余年厚积薄发

从科学家到创业者的跨越

陈炜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,曾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,2010年入职华中科技大学。早在钙钛矿尚未成为热点之前,他已深耕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十余年。

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,陈炜在日本访学期间,发表了反式结构钙钛矿电池的全球第一篇重磅《科学》杂志论文。学术生涯迎来高光时刻,陈炜也逐渐萌生了将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想法。“真正有价值的技术不应只停留在论文里,我们要从书架上走到货架上。”

九曜光电洁净厂房工作场景

2022年5月,九曜光电在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成立,专注于钙钛矿材料技术、钙钛矿光伏组件与工艺,以及相关装备设计研发、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。

“光谷光电子产业具有上下游协同优势,结合留创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,我们毅然选择了光谷,事实证明我们选对了,项目推进很顺利。”陈炜说。

2024年,陈炜团队建成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洁净厂房和MW级钙钛矿组件中试产线,武汉首块反式钙钛矿光伏组件成功下线。


创业如登山

用自主研发撬动市场格局

陈炜说:“创业比科研难多了。”一个产品不能只是技术指标过硬,还需要贴近应用场景,解决消费者痛点,满足市场需求,最重要的是不能有短板。

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,九曜光电没有照搬国外技术路线,而是凭借自主研发的专利结构、测试装备和低成本产线成功突围,在企查查70多家钙钛矿光伏组件创业企业中,综合评分排名前三。测试装备进入宁德时代、京东方等头部企业供应链,同时远销香港、新加坡。

面对晶硅电池这座“大山”,陈炜的策略十分清晰:率先攻坚“优势战场”。他指出,“钙钛矿在弱光环境下效率远超晶硅,这正是我们的突破口。”超市电子价签、电子书墨水屏、物联网传感器等,都是其产品有望率先攻入的场景。

九曜光电自研高通量稳定性测试装备检测钙钛矿组件产品目前,九曜光电已实现日产千片钙钛矿光伏小组件的规模,年底目标直指“日产万片”,超越业内大部分企业。

陈炜形容创业如登山:“如今还在山脚下,第一个坡还没爬过去。我们没有退路,必须做成。”支撑他的是科学家“不甘平凡”的内在动力。他说:“我想在退休前,真正为社会留下一点东西。”


从武汉地图外的2厘米,到建设中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,200余万人从全球四面八方而来,投身世界光谷建设。一个个扎根于此、默默耕耘的普通身影,构成了光谷这片创新热土最坚实的基底,他们或许平凡,却从未停止追寻属于自己的那束光。

为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工作,弘扬“三大精神”,讲好“大思政课”,东湖高新区已启动“世界光谷·追光者”主题宣传宣讲活动,将推出一批在普通岗位闪耀时代风采的先进典型,集中展现新时代奋进、向上的光谷人群像,为支点建设凝聚光谷精神共识。

欢迎您通过邮箱OVCInt@163.com,或在“中国光谷”微信号留言,为我们推荐更多身边“追光者”的故事,让我们一起发现光,记录光,传递光,汇聚光。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