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7日,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”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二场)上透露,“十四五”时期,武汉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创新增长极,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。
一组数字亮出武汉科技实力: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.66万家,是2020年的2.66倍;2024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.7%,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90%;2024年,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,是2020年的2.76倍;2021年以来,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0%,是整体贷款增速的2.5倍。
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。根据2025年7月发布的第16期“中国金融中心指数(CFCI)”,武汉在全国排名第10位。根据2025年最新发布的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数”(GFCI),武汉在全球排名第79位,比“十三五”末提升32位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武汉先后推出科保贷、科担贷、青创贷、知识产权质押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,形成了涵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体系。截至2025年8月末,武汉落地银行股权直投(AIC)基金5只、规模56亿元,排名全国第5;发行科创债32只、规模284亿元,排名全国第5。
2021年以来,武汉4次将“新春第一会”聚焦科技创新,拥有创新创业特色街区(小镇)、创新园区(楼宇)面积超800万平方米,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迸发。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院构建形成了政产学研金服用“北斗七星式”的创新支持体系,累计成立29家专业研究所、59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、7家公共服务平台,面向中部地区储备了900余项具有颠覆性技术潜质的项目,引进集聚领军科学家和创新创业团队70多个,创新创业人才近1000人,投资转化科技成果近1000项。
请输入验证码